人无贪欲品自高
当前位置:首页 > 教学科研 > 教学理论

教学理论

人无贪欲品自高

作者:本站编辑   日期:2013-05-16   阅读:24667次    来源:本站原创

人生在世,不可贪婪,私欲如壑,难以填平。有民谣为贪欲者画像:“一天忙忙为的饥,刚得饱来又思衣;衣食刚得双足份,房中缺少美貌妻;有了娇妻并美妾,出入无轿少马骑;骡马成群田万顷,无有官职怕受欺;六品七品嫌官小,四品五品也嫌低;当朝一品当宰相,又想面南做皇帝”。如此对贪欲者的讽刺,真可谓入木三分。

贪欲者,心理变态,灵魂扭曲,如水中鱼见铒就吞,全不顾处境危险;似灯蛾扑火,哪顾得上灭顶之灾。为圆南柯一梦,蚕食鲸吞,竟敢以身试法,他们的眼里只有“官”和“钱”。

为求高官,阿谀逢迎,卑躬屈膝,出卖灵魂,送礼行贿,跑官买官,甚至不惜重金买凶除掉妨碍自己仕途晋升者,到头来却如《红楼梦》中所说“因嫌纱帽小,致使枷锁扛”。升官梦未圆,竟成阶下囚,“机关算尽太聪明,反误了卿卿性命”。

为谋钱财,贪污受贿,权钱交易,走私造假,坑蒙拐骗,贩毒盗版,偷窃敲诈,绑票抢劫,杀人越货,当受到法律审判要掉脑袋或将要在高墙中度过残生时,感叹“身后有余忘缩手,眼前无路想回头”,悔之晚矣!

贪欲者活得很累,“利心中骛,贪目不瞬”〔唐·刘禹锡《观市》〕,处心积虑,寝食不安,作奸犯科,提心吊胆。白日烦恼缠心,夜里恶梦相伴,怕东窗事发,惧恶行败露。未到手的想攫取,不择手段;到了手的怕失去,新愁又添。患得患失,惶惶终日,多病折寿,何乐之有?“贪如火,不遏则自焚;欲如水,不遏则自溺”。

“贪欲者,众恶之本;寡欲者,众善之基”。事能知足心常乐,人无贪欲品自高。不用仰人鼻息,何须看人脸色,光明磊落做事,堂堂正正为人。“智者不为非其事,廉者不求非所有”﹝汉·韩婴《韩诗外传》﹞,渴不饮盗泉水,热不息恶木荫。牢记包拯之名言“廉者,民之表也;贪者,民之贼也”,不忘汉朝刘向之劝诫“临官莫如平,临财莫如廉”,恪守“苟非吾之所有,虽一毫而不取”﹝宋·苏轼《前赤壁赋》﹞。《诗经》曰:“不忮不求,何用不臧?”,意谓不嫉妒,不贪求,怎么会不好呢?无所欲念,不贪不占,安常处顺,心静如水,无忧无虑,其乐融融。

  依靠诚实劳动致富和对人生真正幸福的追求,与“贪欲”是性质完全不同的概念,切不可混为一谈。

关闭窗口

版权所有 © 江苏省邳州中等专业学校
地址:江苏省邳州市辽河路东段(沙沟湖)邮编:221300
办公室电话:0516-80316380 | 招生就业处电话:0516-80316395,0516-80316396
网站备案号:苏ICP备12040635号-1
  • 招生
    就业
  • 校长
    信箱
  • 新浪
    微博

  • TOP